学术动态

叶晔教授“从古籍到文学:在文本中发现与认识阅读史”讲座举行
发布时间: 2023-06-19 10:13   344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412日下午,由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的“萤窗诂籍”青年学者系列讲座第1期在光华楼西主楼1615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从古籍到文学:在文本中发现与认识阅读史”,北京大学中文系叶晔教授主讲。
讲座伊始,叶晔老师从刘跃进先生《贾谊所见书蠡测》一文讨论的汉代阅读实践谈起,认为上古、中古时期的阅读史研究案例通常是不可复制的。进而指出从“造物”的出版史和“读物”的阅读史来说,近世时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就明人阅读而言,已有相当充足的实物古籍可引导研究者进入具体的阅读情境。
在讲座的主体部分中,叶晔老师从汤显祖、曹学佺、俞宪、李开先、严嵩五位明人及其相关的文本样态作为案例,来阐述如何在文本中发现阅读史。首先是汤显祖。叶老师在辨析“文本来源”与“书籍来源”关系的基础上,从分析《牡丹亭》集句诗的文本来源入手,结合明代唐诗文献的存世、刊刻、流布以及汤显祖的藏书、携书情况,揭示汤显祖的唐诗知识结构和阅读方式,指出其集句诗的创作主要源于学习记忆,而非临场检索。

(《牡丹亭还魂记》书影)


第二例是从《石仓宋诗选》来探究曹学佺的宋诗阅读。在“文本”层面,叶老师对比曹学佺所收黄庭坚诗的序次,认为他参考的文集本系统 (分体序次),而非诗注本系统(编年序次),其中所收诗歌皆出《内集》《别集》而无《外集》,这表明曹学佺对李彤所补山谷“少作”有明确态度。在“史料”层面,叶老师也通过对谢肇淛和叶向高的文献征引,还原了《石仓宋诗选》“曹学佺——谢肇淛——内府藏本”这一书籍来源的追溯路径。通过“文本”和“史料”两条路径的同时推进,可以大致厘清曹学佺对一部分宋人诗歌的认识。
第三例是从《盛明百家诗》看俞宪的明诗阅读,叶老师指出《盛明百家诗》的独特功能,即在出版业相对不发达的时代,基于抄本小集的选本刊印,而保留了诗人早期文本及其编次信息。叶老师认为,俞宪的多抄本、存留作者初稿的明诗阅读面貌,不同于曹学佺的多刻本、作者定稿、编者改易的明诗阅读面貌,亦不同于曹学佺的多珍本、作者定稿、抄者与编者改易的宋诗阅读面貌。叶老师将这种对文本组合的结构性阅读称为“文本群”阅读,不同的著述类型(别集、总集、类书、韵书)可以有不同的阅读收益。
第四个例子从俞宪的“往复诗札”过渡至李开先撰写传记时对志状的“索不可得”,并由此引申出作为传记素材的三个层级:一为志状,涉及集前流通问题;二为传主文集;三为周边文集。嘉靖后期作家在撰写文传时渐趋显著的阅读优势在于,反映生平创作整体面貌的文集已经可在作家晚年或离世后的较短时间内刊印,并较快实现群体性流通。
第五例是阅读视野下的严嵩“钤山堂集序”。叶老师指出作为“文本群”的14篇“钤山堂集序”有待探究的“四方心理”,即序作者、书作者和利益相关方、书籍流通后普通读者、在世的其它序作者之心理,其中第四方心理是增刻本的独特属性,严嵩文集序可谓较有代表性的第一例,能够反映典型的“读写转化”。
在讲座的最后,叶老师总结说,文本凝定与“文本群”阅读是文学创作行为之前的重要阶段这提示我们应将研究的重心从文本回归行动者、从创作转向读写实践,并通过文本的群体性落位,收束作家的阅读空间,定位阅读者的书籍来源,形成对作家之文学知识、观念、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演讲结束后,主持人龚宗杰老师认为本次讲座带来诸多启发:一是围绕文本的阅读史研究应关注文本的时间和空间,如时间上的从小集、到别集再到总集,从初稿到定稿,书籍内部空间上的编年序次与分体序次等;二是注重阅读史的“内在向度”,即提倡以文本为主导的研究而非仅以史料为主导的研究;三是文学研究应关注围绕文学创作行为的“读写转化”过程。
在问答环节,叶晔老师与在场师生就文本论证的风险性、阅读史研究方法如何运用于文学、明代阅读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