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論壇預告 | 第二屆“中青年學者文獻語言研究論壇”暨青年學者工作坊
发布时间: 2025-03-29 07:14   10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第二屆“中青年學者文獻語言研究論壇”

暨青年學者工作坊

主辦單位: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時間:202545

地點:復旦大學光華樓東輔樓2


【論壇議程】


45日(星期六)上午


 8:30—9:00

(光華樓東輔樓2層)

報到


 9:00—9:30

(光華樓東輔樓205

開幕式

主持人:余柯君

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陳廣宏教授致辭

南京大學文學院顧黔教授致辭

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劉曉南教授致辭


 9:30—9:40

(光華樓東主樓2樓志和堂)

合影


 9:40—11:40

(光華樓東輔樓205

中青年學者文獻語言研究論壇專題講座

主講人:顧黔教授

主持人:劉曉南教授

主題:長江中下游方言音韻特徵的分布及成因

聽衆提問交流



45日(星期六)下午


【青年學者工作坊  第一場】

13:30—15:00


第一分會場

(光華樓東輔樓203室)

主持人:王


邱瑞峰(復旦大學):再論中上古漢語的牙喉音

吴思燕(華東師範大學):近十年上古音與古文字整合研究述評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拓(華東師範大學):《等音》韻圖藍本探討及藍本對語音的影響

鋭(復旦大學):再談《切韻聲原》實際語音特徵及其音系性質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分會場

(光華樓東輔樓205室)

主持人:徐有聲


劉家佑(香港中文大學):朝鮮漢字音輕唇音問題探微

楊皓雪(首爾大學):朝鮮末期漢語會話書中的“啊”系詞研究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李吉瓊(上海大學):朱子《語録解》研究

陳衍宏(復旦大學):音辯本《柳集》音釋校証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第三分會場

(光華樓東輔樓206室)

主持人:祝天怡


王軼晟(復旦大學):“璿”、“琁”、“璇”字際關係考論

恆(復旦大學):《鶡冠子》訛字校訂兩則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董璇璘(上海大學):《莊子》“望洋”别解

虎(復旦大學):《邶風·二子乘舟》“汎汎其景”新解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第四分會場

(光華樓東輔樓208室)

主持人:孟嘉琪


陳楷森(復旦大學):萬曆本《荔枝記》字詞零札(八則)

麻豔霞(上海大學):從喻紐論異部重紐列等及兩者區别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單新堯(復旦大學):《五方元音》諸本的生成與流變

劉金福(復旦大學):《三國志》“惠示雅數”校釋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茶歇

15:00—15:20





【青年學者工作坊  第二場】

15:20—17:05



第一分會場

(光華樓東輔樓203室)

主持人:但


周子涵(北京大學):漢魏時期質物部長入字的演變

趙文博(中國人民大學):上古長入聲消變、歸字及音值構擬補論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建(復旦大學):論北京話“携”字的音

青(山東大學):現代北京方言mnlr聲母陰平字探源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分會場總結,總結人:王建



分會場

(光華樓東輔樓205室)

主持人:余柯君


安(復旦大學):《西天館譯語》梵漢對音研究

徐有聲(復旦大學):窺基《妙法蓮華經釋爲爲二章》初探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方思圓(上海博物館):景德鎮出土明官窯瓷器所飾梵咒釋讀二例及相關問題瑣議

孟嘉琪(復旦大學):嘉興藏《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韻母梵漢對音研究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分會場總結,總結人:余柯君



第三分會場

(光華樓東輔樓206室)

主持人:陳衍宏


陳聞達(華東師範大學):出土簡牘《蒼頡篇》於漢語詞彙史研究的意義

楊皓月(復旦大學):敦煌碑銘讚“分功”詞義考釋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戴佳文(復旦大學):《元曲選》與相關戲曲選本對讀劄記

賴冠洲(復旦大學):敦煌齋願文獻所見連詞研究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分會場總結,總結人:陳衍宏



第四分會場

(光華樓東輔樓208室)

主持人:陳楷森


馬譽文(復旦大學):説“妟”“晏”

涵(華南師範大學):甲骨文“妾”的意義及身份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李波澐(上海大學):談楊樹達“會意字”分類問題

陳思思(華南師範大學):摹寫精妙的大型甲骨文新著——讀《甲骨文摹本大系》

交流討論:與會代表兩兩互評約10分鐘,聽衆交流討論5分鐘


分會場總結,總結人:陳楷森



圖文丨余柯君

排版丨孟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