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园地
走在路上你有没有觉得那些与我们不同肤色或者说着不同语言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也许你压根没有注意到,因为这早已不是个稀奇事儿了。
然而,越来越多的来华生漂洋过海走进我们的校园,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我国大力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后,截至2016年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达20多万。 看到这个数字下,你有没有觉得,来华留学生的人数真的比你以为的多多了。 那,这些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们眼中的中国究竟是怎样的?“为你‘带路’”不仅带你去看“一带一路”国家,也带你去看走向我们的他们~~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为你“带路” 我是一只青蛙,一只蹲在韩国某处的井底,只知道埋头读中文书的青蛙。读了10年,突然察觉到自己的见识还很浅薄,需要打开眼界,所以决心从井底大胆地跳出来,漂洋过海到复旦大学就读。在上海经过风雨沧桑,某日傍晚在陋室望校园,“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写《出井记》,是岁,丙申年(2016年)也。 文 | 金美罗,复旦大学韩国留学生 复旦马来西亚学生会迎新会 朋友记 到上海以后,认识了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德国、蒙古、埃及等许多国家的同学。 其中,我与马来西亚的同学们特别有缘分。我们的缘分,从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姐姐开始。她是跟我同一届的博士生,也是班长。托她的福,我与很多马来西亚的同学相识交流,也能参加马来西亚学生会举办的诸多活动(如美食会、春游、秋游、旗舞表演等等),还有学期伊始一起做志愿者,帮新生办理手续、准备留学生新年晚会等等共享的美好回忆。渐渐地,我了解了他们的文化与生活,我们的友谊也加深了。 之前,我对马来西亚的认知只停留在知道它是东南亚国家之一,适合休闲旅游,有很多美食等等而已。但与马来西亚学生交流之后才发现,他们的文化、历史也有与韩国相似之处。特别是他们还保持着许多儒家的传统观念,如家庭伦理、对他人的礼仪等等。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相似的处境,如国家曾经被强占的伤口,以及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民众所经历的喜怒哀乐。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还了解到马来西亚的华人是如何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语言的。当初,我以为他们本身是“华人”,母语就是汉语,中文理所当然会说得很流利,在中国留学也没有什么障碍,所以才会那么优秀。后来才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理所当然”,他们语言能力优秀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华人祖先保持和延续传统的自觉,刻意让后代勿忘其渊源、不顾周围环境的阻碍一直努力教育培养的心血。我与他们若无交流,就不可能看到这背后的真相。与他们的交流,让我打破了对他们的成见,还对他们刮目相看。现在,他们叫我“在韩马来西亚同学”、“ onni(韩语:姐姐)”,我也自然而然关注有关马来西亚的消息。 莫干山旅游 2 学习记 在韩国,因为难以买到所需的中国书籍,在研究上会受到制约,视野也越来越窄。作为中文研究者,心中慢慢充斥着想要接触“井外”大世界的愿望。经过与导师商量,我决定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留学。一旦下定决心,我就快刀斩乱麻地处理好了一切手续。我乐观地相信一切都会顺利。 在复旦读书的过程中,我受到了两次学术上的冲击。第一次来自中国“版本目录学”的发达。在韩国中文系的研究,比较倾向于对文本的分析及理解,因为对韩国人来说,中文是外语,对其理解和解释的确切才是研究的关键,版本与目录只是为了理解文章内容,辅助正式研究的参考而已,不是主要研究对象。而在复旦的学习中,我察觉到“版本目录学”也是独立的学问,还相当重要,是古代文学研究者不可忽视、必须该要学习的,可谓正式研究的基础。 第二次受到的冲击,就是复旦人为何以章培恒老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自豪。中国文学史研究有“南章北袁”的说法,“南章”就是指复旦大学的章培恒老师,“北袁”则是指北京大学的袁行霈老师,各有成就。有一种说法,编撰中国文学史必须拥有30年以上的研究经历才能胜任,在韩国也不例外,韩国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分为以首尔大学金学柱教授为主的一派,和以高丽大学许世旭教授为主的一派,这两位老师的著作也各有特点,深受很多研究者推崇。之前在高丽大学读书时,我读过许老师的书,但只是走马观花,汲汲于理解内容而已,并没有留意其特点如何、特别着意撰写的是什么。但在复旦读章培恒老师的《中国文学史》,了解到要研究明代文学,先要从文学史分期中“中世”的概念该如何定立开始。章老师的书,让总是如海绵一样只会吸收的我,觉悟到研究的本质及研究的方法是什么,我终于体会到复旦人为何如此以他为荣。 在复旦受到的这两次冲击,让我在研究上进一步成长,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新年晚会催场组 3 生活记 我之前作为交换生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过,所以我的中文词汇及发音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中国北方的习惯。可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截然不同。出“井”后,直面的问题就是语言与生活环境。当初以为上海人比较冷漠,对别人不那么关心,不那么亲切。但在上海生活时,我发现这里也是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原本不太习惯听上海话,但慢慢听懂了一些上海话之后,渐渐对其产生了好奇心和兴趣,有时我在公交上会不知不觉地倾听别人的对话。就外国人而言,上海话学起来很不容易,但在上海生活,学习上海话也是一种滋味、一种乐趣,颇有魅力,这也是一种“入乡随俗”。 我有幸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能享受很多优惠。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每年两次“感知中国”的文化考察。我去过诸暨、安吉、绍兴、同里、朱家角、仙居、莫干山等景点游览,还去过东台地区做文化考察。东台之游,给我很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感中韩两国交流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与环境的相似之处。这些游览机会,让以前只在“井”底想象过江南文化的我,再一次体会到什么叫“百闻不如一见”。 以前高丽王朝和朝鲜王朝时代的文人,通过读中国文人的诗词、文章及绘画憧憬着中国江南的风景,在很多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发现他们描写创作的自己想象中的江南。古人一直盼望的江南风景,我能亲身体验,实在感慨万分。 我对中国园林也很感兴趣,之前研究过“园记中呈现出的文人意识”,所以,去苏州园林的时候,我可以将文本内容与园林的实际结构及造景原理一一对照,这样的游览安排真让我感激不尽,兴奋地忙着察看每个园林要素。每次旅游都有各自的魅力,学校总为我们着想,悉心安排一切,所以我对每学期的考察要去什么地方,总是很期待! 我到中国以后,眼界大开,在丰富多彩的见闻中不断提高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在中国,我能学的东西无穷无尽,我竟发现原来我只是在成长的“蝌蚪”!我的出“井”之游是现在进行时,为了成为一只又懂事又博闻的青蛙,以后还会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