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园地

编织意义之网——古籍整理研究所第七期读书会
发布时间: 2021-01-18 02:07   1804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12月5日下午,古籍所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的“编织意义之网——古籍整理研究所第七期读书会”在光华楼西主楼1615如期举行,本期读书会阅读书目为马克斯·韦伯的《学术与政治》。出席此次读书会的有古籍所青年教师龚宗杰、古籍所的部分同学和中文系以及现代物理研究所的同学。

下午两点,读书会正式开始,本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王婷主持会议,她首先点明了我们读书会的宗旨和开展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乃主动的张扬,是对固有文化价值的体认及不遗余力的作为。“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进而实现“文化立世,文化兴邦”的时代课题。

随后进入读者分享环节,首先由龚宗杰老师引言,他先向我们介绍了《学术与政治》的主要内容以及此书在今天重读的意义和价值,龚老师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就书中一些现实的问题与我们分享探讨,引起了大家的兴致。随后,徐隆垚、蒋文浩、于金铎、郑凌峰等同学积极发言,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西方文艺学、西方文学、政治学等角度,分析了《学术与政治》一书生成的过程以及背后的西方文化和政治的因子,旁征博引,有理有据,让在座的同学们大开眼界。随后,有的同学结合自身的阅读和学术经历,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研读过程中的笑声和泪水;有的同学结合学术谈政治,思考如何将我们的学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如何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读书会的气氛渐渐活跃,达到高潮。值得提出的是,此次活动也邀请到了现代物理研究所的几位同学,其中李飞同学的分享结合科学的“终极关怀是否可能”和人文主义的话题,谈他对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可能的看法,以及对人文科学可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借助“他者之眼”来观看自身,不仅促进了院系之间的交流,碰撞了思维的火花,更密切了党群之间的关系。另外,港台同学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他们或从港台的教育体制给我们带来新的分享,或从图书版本的角度分析韦伯此书的周边文本,也让我们受益匪浅。最后,龚宗杰老师和任轲同学总结了此次读书会的议程,并结合学术体制、学术经验,谈到了未来学术发展的可能和希望。

经世致用,躬行自身,这是古籍所读书会一贯的宗旨,这也是树立文化自信过程中我们需要的行动准则和价值观。参与读书会的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以后再次开展类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