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我所郑伟宏教授参加中印友好交流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8-03-20 12:09   2327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2018年3月15日,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馆与杭州灵隐寺、加尔各答玄奘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合作,在当地奥博罗伊酒店成功举办主题为“中印佛教及相关友好交流:历史与未来”的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印两国的17名专家学者参加,我所郑伟宏教授参与了这次会议。

 

 

 

 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团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秘书长清远法师,加尔各答玄奘寺住持慧榕法师,广东梅州千佛塔寺方丈明慧法师,印度国际大学常务副校长森教授(Sabuj Koli Sen),印度前空军司令、印度东部和东北亚地区研究中心(CENERS)副主席拉哈(Arup Raha),印度梵文大学常务副校长班纳吉(Paula Banerjee)和教务长慕克帕德亚(Arundhati Mukhopadhyay),印度贾达普大学、加尔各答大学和梵文大学等高校师生,当地媒体记者,以及杭州灵隐寺、梅州千佛塔寺信众等200多人与会。

 
马占武总领事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印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启了商贸和人文往来,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重要贡献,佛教也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围绕佛教展开的中印交流成为两国友好交往重要组成部分,并留下很多佳话。公元399年和628年,中国高僧法显、玄奘等先后到达印度。一批印度高僧也远赴中国,创建了灵隐寺、少林寺等多个寺庙。中印上述交往历程体现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今天这场研讨会即属这一倡议中“五通”中的“民心相通”。
 
马总领事强调,中印是对世界和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高度重视中印关系,希望双方大力弘扬玄奘、泰戈尔等先驱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两囯人文交流,着力增进互信,推动中印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双方可商签自由贸易协定、睦邻友好条约,特别是将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印方的发展战略进行对接。总领馆将与中印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进中国与印东地区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希望学者们在研讨中,就如何增进中印关系,特别是如何发展中国与印东地区交流合作,提出意见建议。
 
光泉法师、慧榕法师表示,中印两大文明古国一衣带水,佛教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今天的研讨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希望通过研讨,更好了解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更好增进新时期双方人文交流,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民的友谊。
 
国际大学常务副校长森表示,该校很荣幸合办这次中印友好交流研讨会。佛教交流是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期待与中国学术界进一步加强联系,共同为双边友好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随后,与会学者先后以“中印佛教比较和交流”、“交流的外延影响”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我所教授郑伟宏、贾达普大学教授查多帕达亚(Madhumita Chattopadhyay)、杭州佛学院教授李炜、浦那大学助理教授达什(Anirban Dash)、复旦大学研究员刘震、索麦亚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莱伊(Supriya Rai)、杭州佛学院院长助理黄征、德里大学教授沙玛(Anita Sharma)、深圳大学助理研究员吴蔚琳等,分别就玄奘、鸠摩罗什等人在中印早期交流中的贡献、玉门和莫高窟在丝路上的节点地位、佛教文本传承的桥梁作用、“道场”的内涵、莫高窟藏经中的印度元素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吕建福、巴拿勒斯大学教授拉尔吉(Lalji)、西北大学教授李利安、帕格普尔大学教授辛哈(Rajiva Kumar Sinha)、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阿维杰特(Avijit Banerjee)、暨南大学博士后李春尧、杭州佛学院副教授吴承庭、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主席李国泰等,围绕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媒介作用、中印古代佛教交往的主要特征、玄奘游记所体现的古印度思想、“头陀行”在金元时期的短暂勃兴、印度僧人真谛等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和在中印交流中的作用、太虚大师1940年访印、加尔各答玄奘寺在促进当地与梅州交流中的作用等进行了研讨。
 
马占武总领事代表主办方感谢专家们的精彩发言,表示研讨会内容翔实、观点深刻、交流深入、富有启发,对于促进相关领域研究和加深中印友谊具有积极意义。
 
《印度时报》、《电讯报》、《政治家报》、《艾萨美报》、印度报业托拉斯、印度联合新闻社等26家当地媒体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