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2021年9月28日星期二下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前沿学术讲座”活动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赵敏俐老师,以“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生成问题”为题,作了专题讲座。讲座在光华楼西主楼1615教室举行,由古籍所陈广宏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还有复旦中文系徐志啸教授,古籍所郑利华教授、徐艳研究员和吴冠文副研究员。
赵老师首先指出,传统观念把经典生成问题看得比较简单,大致认为“五经”皆出圣人之手,诸子百家也各有作者,但是这种观点在近代遭到了学人的全面质疑。特别是随着大量文物的出土,使人们日益认识到中国早期经典生成的复杂性。赵老师分别从三种成书类型和两种传承方式的角度讨论了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复杂性。
一、汇编型经典文本的生成
赵老师首先解释了“汇编型文本”的涵义,即一部经典由多篇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篇章组合而成。汇编型文本往往是早期某种类型文献的合集,它们生成于不同时代,作者和编者都很难考定。赵老师以《诗经》为例,援引了诸多史料,并参考学界成果,为同学们详细分析了《诗经》文本的形成过程。
二、著述型经典文本的生成
著述型经典文本是春秋末期王官之学衰落而私学兴起之后的产物,如孔子之《春秋》,以及《老子》《墨子》《孟子》等诸子作品。这些著作现在虽然都有署名之人,但是实际上却都不是个人独著。如《管子》《晏子》,著者皆非管子、晏子,而是他们的后人、宾客等所著,但是《老子》《墨子》等情况又不同,老子等人又是主要的作者,需要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原有著者,现存文本是在原文本基础上不断修改扩充的,如《老子》;一种是一派之书,是整个学派著作的汇编,如《墨子》《庄子》。
三、阐释型经典文本的生成
阐释型经典文本以《春秋三传》《易传》《礼记》《毛传》等为代表,这些文本都是在经书的传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累积型特点,是典型的集体撰述。虽然同为多人之作,但是与著述型经典文本的情况又不同,阐释型经典真正是逐渐累积而成,而且这一过程往往传承数代,最后成为定本已经很晚。
四、早期经典文本的口头传承与书写传承
赵老师指出,早期文本的传承可能是由书写文本与口头传承相辅而行的,后来得到记录,才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字,不同口传路径也造成了不同记录之下的文字差异。赵老师以安大简《关雎》与毛诗《关雎》为例,作了对比分析。
五、如何认识中国早期经典的文本生成问题
在详细论述了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生成的情况后,赵老师对如何认识该问题作了总结。赵老师指出,认识到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生成的复杂性,是近百年来传统学术研究的重大推进,这一推进来自三方面:清代以来学术研究日渐精密,大批出土文献新材料不断发现,还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赵老师认为,在中国早期经典生成的复杂过程中,应该深藏着中国民族早期文化生成发展的轨迹。赵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对该研究的心得,他认为:第一,文本生成的历史就是学术发展的历史;第二,从文化建构的角度看早期文本生成的意义。
赵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赵老师发言结束后,陈广宏老师对此作了总结。其后,赵老师又与在场的师友进行了专题的讨论。其中古籍所徐艳老师就早期的口语及书写方式与赵老师展开探讨,吴冠文老师就海外汉学与先秦研究与赵老师相互交流。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