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先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 2023-10-20 08:15   21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20231014-15日,由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先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及港澳台地区的六十余所高校、科研单位与出版机构的约一百一十名学者,提交论文近百篇,相聚复旦,共同探讨《文选》学及先唐文学研究的有关问题。


(大会合影)


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员徐艳主持。她回顾了会议颇不寻常的筹备过程,其间共发了六次邀请函,因为疫情管控更改了两次会期。会议标题之所以将《文选》学研究与先唐文学研究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旨在结合当下国内外先唐文学研究的重要发展,将《文选》学研究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这次大会同时也是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会议筹备过程中,原《文选》学会会长许逸民先生、副会长刘跃进教授,复旦大学杨明教授,还有其他不少同仁也一直准备参加这个大会,虽因各种原因最终未能成行,他们也转来了对大会举办的祝贺。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尚君先生在开幕致辞中高度赞扬了《文选》学研究会的发展状况,他还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揭示了《文选》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回顾了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建所历史。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傅刚教授对复旦大学承办这次会议表示感谢,指出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对国内外《文选》学交流的促进作用,他还回顾了近年来《文选》学在各领域的开拓,深切缅怀曾在该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已故学者。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建华教授回顾了古籍所创始人章培恒先生古今贯通、国际视野的学术理念在古籍所学科建设中的体现。在与本次会议主题相关的先唐文学研究方面,章先生《中国文学史新著》(与骆玉明合著)中相关章节,《玉台新咏汇校》《玉台新咏新论》(与吴冠文、谈蓓芳合著)都体现了实证研究、宏观阐发的治学特色。章先生除重视文学史中体现的人性发展,还注重推动文学形式研究,徐艳《中国中世文学思想史——以文学语言观念的发展为中心》就受到章先生有关思想的影响。陈教授也借此大会契机纪念章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最后,美国哈佛大学田晓菲教授强调了未被《文选》覆盖的六世纪文学的重要性,六世纪文学对唐代文学有极大影响,但其受重视程度与其重要性尚不成比例。


(开幕式主席台)

从左到右:陈尚君、傅刚、陈建华、田晓菲、徐艳


会议有三场主题报告,共八位教授发表演讲。第一场主题报告由复旦大学戴燕教授主持。傅刚《国际视野中的〈文选〉版本调查与研究》总结了自己从事《文选》敦煌写本、日藏写抄本及刻本调查的有关经验,提供了海内外现存《文选》各版本的信息与调查方法;戴燕《略论文学史上的“文学与政治”》以《文选》中屈原、司马相如、陶渊明作品为例,指出所谓文学的价值,也在于它是一种政治的表达,有其政治的意义。


(第一场主题报告主席台照片)

左:傅刚  右:戴燕


第二场主题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曹旭教授主持。曹旭以《谈谈〈文心雕龙〉的校勘》为题发表演讲,指出当下《文心雕龙》整理与校勘方面的缺憾,提出应用元至正本为底本校勘;程章灿《批校本、读书法及〈文选〉黄氏学的真容与全貌——读〈黄侃黄焯批校昭明文选〉》根据崇文书局最新影印出版的《黄侃黄焯批校昭明文选》一书,分析了黄侃、黄焯在《文选》学上的特色;王平于线上发表《经典的文体,文体的经典化——浅论〈文选〉中的陶谢》,以《文选》中陶、谢作品为例,指出文学史很大程度上是思想发展的历史。  


(第二场主题报告主席台照片)

左:曹旭  右:程章灿


第三场主题报告由郑州大学刘志伟教授主持,中国《文选》学会原会长俞绍初先生《论日藏古钞本〈文选集注〉及其成书之时地》指出《文选集注》成书于南唐;卢盛江《谢公古道札记》在“唐诗之路”研究基础上,结合史料与实地考察谢灵运古道的形成;田晓菲《未行之途:经典的霸道与另类文学史》通过审视北朝文学,指出经典化过程不仅塑造了经典,勾销了经典的对立面,还塑造了审美标准。


(第三场主题报告主席台)

从左到右:刘志伟、俞绍初、卢盛江、田晓菲


会议有四个分组,各分组都有四场讨论,每个分组均发表了二十余篇论文。

广西大学龙文玲教授将第一分组发言总结为五个特点:一、重视《文选》与先唐文学研究新视角、新方法的开拓。徐艳借助口传理论探讨了汉魏乐府在后世的多次删改问题;韩建立研究了《艺文类聚》对叙事诗的载录方式;钟书林探讨了西凉武昭王李暠的文学创作;陈娅妮研究了学界有所忽略的三国孙吴文学;胡秋蕾提出《洛阳伽蓝记》更多强调历史的碎片性与不可知性;毋军保从“集体记忆”角度对司马迁“发愤著书”作了新阐释。二、对《文选》及先唐文学写作艺术有深入研究。如汪习波据《文选》汉赋的空间书写,剖析作家的权力意识;赵厚均讨论了《文选》对山水美学的建构;林晓光探讨了先唐赋中“隔句对”问题。三、对作家作品的细致分析。如胡旭对《为郑冲劝晋王笺》的考索;赫兆丰讨论了江淹在吴兴的地域书写;栗山雅央研究了汉代班彪、班固、班昭赋作中存在的继承关系;印志远研究了《大人赋》与《远游》的文本关系;龙文玲、张莹莹探讨了《王命论》的经典化历程。四、注重时代政治与作家创作心态、动机研究,如吴沂澐《从观我到赋物:梁陈文人的创伤记忆与功能性书写》、罗静《故人与故国——从观宁侯萧永之死与周弘正聘周看王褒入北后的心态》、朱佑伦《“文笔之辨”的发生与转向——基于晋宋变局中贵族处境与文化演变之考察》。五、对《文选》和先唐文学文本、文字作细致考察,如踪凡《司马相如赋异文的类型与价值》、金少华《〈西京赋〉校读札记三则》、黄燕平《论史传汉诏文本三种存录方式》。陈延嘉先生在线上发表《〈文选〉汉赋非形式主义——以茅盾〈夜读偶记〉为中心》一文,体现了老一辈学者不竭的学术追求。


(第一分会场)


澳门大学副教授张月总结了第二分会场的如下议题:一、六朝诗歌研究。包括胡耀震对元嘉诗坛杂拟风气的探讨;朱明歧对明止堂藏西晋字砖中七言诗的介绍;张金耀关于中古博射的考证;徐俪成对南朝以后公宴诗传统的探讨;刘燕歌对六朝诗歌中物象名词的关注;张秦铭对汉魏六朝“杂诗”现象的研究。二、曹植、曹丕文学作品与文学观念。如郭宝军对《洛神赋》传承中互文问题的探讨;杨焄对《洛神赋》“索隐式”阅读的反思;高明峰讨论了《文选》曹植作品选录标准;李婧探讨了《文选》曹丕文章的选录原因;石雅梅研究了曹丕、曹植篇序的追改现象。三、陶渊明研究。李定广、丁震寰探讨了《归去来兮辞》文体归属问题;张月综述了2000-2015年间海外陶渊明研究成果;王奎光研究了清代陈澧《陶渊明札记》;李能知研究了陶渊明诗歌中的“联句”。四、文化视域中的六朝文学。吴冠文重审了南朝书札中山水书写;周春艳指出刘向“分《离骚》为十六卷”实为吕祖谦误解;陈特考察了《诗品》与辞赋关系;马朝阳对《文选》与《文心雕龙》之陆机作品选录、评价进行了分类整理;刘子立研究了东汉末年清流运动及蔡邕之死等问题。


(第二分会场)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南江涛把第三分会场讨论分为五个方面:一、传统经学与《文选》学关系问题,如刘志伟研究了《易》“道”与“选学”的关系;李小成指出马融《周官传》对后代有深刻影响;雷恩海、杨瑾梳理了《文选》编排中的经学意蕴。二、《文选》与文化关系研究。如刘锋发现《文选》在清代康乾博学鸿词科考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林国干认为《文选》对地方文化有重要影响;董萌研究了《文选》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吴中胜认为《文心雕龙》传承了史前文化记忆。三、近代《文选》学成果研究。王京州研究了民国各高校开设的《文选》学课程;张亚军研究了顾随《〈文选〉选讲》。四、基于《文选》文献学的基础研究。南江涛梳理了俞正燮、张穆批校本《文选》内容;陶永跃介绍了刘永济手批本《文选》的价值。五、《文选》编纂研究。吴光兴对《文选》中十一种文体的位置进行商榷;梁临川揭示了《文选》收录《剧秦美新》的目的;辛梓指出从《文选》赋可窥萧统编纂的文学与政治导向;赵蕾指出秀州本《文选》的版本特点;杨晓斌研究了《文选》“诗”类编排;宋展云探讨了《文选》中的“书”类文体;郭永吉研究了《文选》三篇“设论”;蒋碧薇研究了《文选》多录两晋诗问题。


(第三分会场)


郑州大学副教授赵俊玲将第四分会场发言分为四个主题:一、《文选》注研究。如吴相锦勾稽了李善注引《礼记》各家注;力之、吴晓云考索了《文选》五臣、李善注引《骚》问题;赵建成研究了李善《文选注》引汉魏八家《论语》注;林大志从李善注出发重新分析了阮籍《咏怀诗》美学内涵;邹德文考察了正德本《文选》音注;董宏钰考据了《文选音》残卷的成书年代;刘奕璇指出李善与五臣注是唐人第一次对乐府诗有体系的评价。二、《文选》版本研究。徐华梳理了宋刊尤刻本的整理特点与价值;丁红旗从经济角度钩沉明州本、陈八郎本、尤刻本的雕版情形与特色;刁丽丽认为张伯颜本《文选》刊刻修改了尤刻本的部分疏漏;王玮认为尤刻本与北宋本实为单李善注的同一版本系统。三、《文选集注》研究。刘群栋研究了《集注》在唐宋间的流传;冯源研究了《文选集注》中《东方朔画赞》;李思弦研究了《文选集注》“今案”异文;高薇研究了日藏《文选》白文古钞上的注记。四、总集编纂研究。宋雪玲研究了《三十家诗钞》;李猛考察了早期各版本《大藏经》中《广弘明集》对六朝佛教诗歌的载录;霍东晓认为总集编撰具有文学批评的价值;赵俊玲考察了《广文选》《广广文选》的价值。


(第四分会场)


(分组代表总结)

从左到右:胡旭、龙文玲、张月、南江涛、赵俊玲


分组代表发言由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胡旭主持。分组代表发言以后,迎来了本次会议的闭幕式。闭幕式由郑州大学教授、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志伟主持,老、中、青三代学者代表为大会作闭幕致辞:俞绍初先生追忆了前辈学人对《文选》学研究会的支持;力之赞扬了主办方复旦大学中古文学研究传统,并代表胡大雷教授对大会表达祝贺;张亚军回顾了和《文选》及学会结缘的经历;林晓光对比了中日学会举办学术会议的特点;赵建成认为当下是研究《文选》学最好的时期;栗山雅央回忆了自己历次参加《文选》学会的经历。大家一致认为此次会议非常成功,论文质量上乘、议题丰富,会议议程合理,会务招待温馨,对徐艳研究员及其团队对于本次大会召开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最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陈广宏教授作为承办方感谢与会学者对大会的支持,感谢会务组老师(徐艳研究员、吴冠文研究员、石祥研究员、龚宗杰副研究员)、同学(陈雅妮等十六位硕博同学)的辛勤付出,感谢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允许将此次活动作为复旦大学古籍所建所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并回顾了自章培恒先生1983年建所以来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绩。他认为,通过本次会议的研讨,《文选》作为文学经典、文献文本以及文化现象,于各层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闭幕式照片)

从左到右:刘志伟、俞绍初、力之、张亚军、

林晓光、赵建成、栗山雅央、陈广宏


(会务组同学照片)


(邹逸轩、常思礼、许开彦整理)